智慧健康专场 嘉宾就医药健康联合创新驱动建言
发布时间: 2014-04-19 08:59:43 来源: 贵阳日报
摘要: 昨日下午,2014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贵阳峰会智慧健康专场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无线可穿戴式医疗和健康设备平台兼具优势——大大提升量测准确度的同时,也提升了舒适度。
昨日下午,2014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贵阳峰会智慧健康专场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贵阳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自古就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近年来,医药产业已发展成为贵阳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民族药(苗药)产值在全国位列前茅。专场会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主任奚廷斐、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科技参赞韩军、麦蒂斯克商务咨询公司管理合伙人姚清、IMEC客户经理董溯、飞利浦集团创新院首席研究员Georgio Mosis等五位嘉宾围绕“加强医药健康联合创新驱动扩大产业对外交流区域合作”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副市长毛有碧在致辞中说,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已成为链接中国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领域的一个知名品牌。贵阳峰会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贵阳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提升贵阳市生物医药领域企业的创新能力。
发言摘登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科技参赞韩军:
以色列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模式值得借鉴
以色列几乎没有自然资源,土地贫瘠。在严酷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这个国家必须创新。创新的概念深深融入以色列国民的血液中——该国每年教育投入超过GDP的8%,人均申请专利发明专利数名列世界第一。以色列在军工、通讯、软件、材料、农业、水资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及产业优势。
以色列技术转移理事会由大学校长、著名科学家、企业家、律师、社会名流等组成,对技术转移的大政方针做出规划;技术转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照章纳税。员工素质很高,具备科学、工程、项目、产业、法律、知识产权、财务等方面的素养。值得一提的是,拥有职务发明的科学家不允许与接受科技成果转让的公司发生联系,也不允许其在该公司入股。技术转让事宜由技术转移公司(中介)来做。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主任奚廷斐: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升了医疗保健的消费水平;国家医疗改革措施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都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机遇挑战并存。
国产的生物医用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初级产品占多数,高端产品仍以进口为主。同时,我们的研究仍以仿制为主,缺少真正的自主创新产品。另外,我国的研究成果转化慢。由于实验室成果与真正的产品有距离,科研成果迟迟不能转化成生产力。还有就是企业外资化严重,仅2011至2012年,美敦力、捷迈、史赛克等公司收购或控股了我国4家民营企业,产业外资化已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麦蒂斯克商务咨询公司管理合伙人姚清:
中国企业应把握在美投资机会
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庞大,全球40%的市场在美国。美国大量拥有技术的中小企业愿意进行海外融资,目前,少数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抓住这一机会。
在美国企业看来,中国投资者具有以下优势:国家政策鼓励力度增加,不断成熟的庞大市场,资本充足。而劣势主要在于文化制度背景差异较大,国内基础工业有待提高,消化能力受限;金融市场成熟度不足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在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评估项目要仔细,掌握并平衡各国的优势和资源,做好项目转移类项目的上下游产业评估;谈判要符合国际规则和国际商务规则。
IMEC客户经理董溯:
可穿戴式设备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如今,久坐不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为慢性病人群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IMEC研发的项目包括心电挂链、腕表、无线心电贴片等,这些产品形式不同,功能也不同。外出时,使用者可以戴心电项链;将心电贴片贴在胸腔上,心电讯号就可以在手机上实时传输,计算使用者的心率。
无线可穿戴式医疗和健康设备平台兼具优势——大大提升量测准确度的同时,也提升了舒适度。
飞利浦集团创新院首席研究员Georgio Mosis博士:
医疗服务技术转移应实现本地化
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套连通保健医疗服务系统。在病人家中,利用传感器监控患者身体状况,将有关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患者可以随时与医疗团队进行沟通。
该系统已经在一些地区进行了试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为使系统本地化非常关键。比如,要了解中国人的用药习惯,很多中国人喜欢喝中药,对这一领域我们并不了解,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给出合理的用药时间。我们进行的是全球性的技术转移,我们要使技术本地化,令其满足本地人的需要。本报记者王璐 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