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智慧健康社区扩容 今年将惠及5万人
时间:2015年4月13日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成都3月13日电 (熊文瑶)记者今(13)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该区为提升辖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在去年创新试行“智慧健康社区”基层医疗模式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将这一创新模式在全区所有街道推广,力争在年内让辖区5万人享受到这一高效便捷的基层医疗服务。
社区看病可刷天府通卡 健康管理可手机查询
去年,成都高新区在四川省首创“智慧健康社区”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以便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通过加入到这一健康管理系统中来,在全区推广这一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据了解,该模式通过办理“智慧健康卡”、下载手机应用等方式,让居民可随时随地享受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多项服务。居民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自助完成挂号服务、门诊查询、检查结果查询等,达到就医问诊完全智能化的效果。
记者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看到,一台类似公交刷卡系统的机器,便是“智慧健康卡”智能应用。患者只需在挂号处刷一下绑定应用的天府通卡,就能进行挂号。就诊结束后,在全科医生诊室再刷一次天府通卡,就能实现缴费,出诊室后凭缴费凭证就能直接去药房处取药。
“‘智慧健康卡’将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和居民进行关联,形成医疗健康服务的‘一卡通’。通过使用‘智慧健康卡’,居民就医问诊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智能化。”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洪林说,“智慧健康卡”很受居民的欢迎,如今,持卡居民去社区医院看病可以不带现金,刷天府通卡就可以搞定,而且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居民们已经感受到这一基层医疗服务改革带来的便利。
现在,在合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处可见推送“智慧健康社区”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方便地下载名为“智慧健康社区”的应用程序。通过应用服务,患者能及时完成自助挂号、就医导诊、诊疗记录、计划免疫、慢病管理等多项服务。通过该应用能及时查询到诊室排队等候情况、在岗医生资料,使患者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将科技成果运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降低了居民们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本和精力,使关注个人身体状况变得更简单。”罗洪林说,“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探索运用新的信息化成果,将使这一领域变得越来越智能,不断提升整个区域的整体健康水平”。
成立“居民联系委员会” 尽快让5万居民享受服务
据悉,“智慧健康社区”开展一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已有近8千个居民实名注册,成为“智慧健康社区”正式用户;通过手机终端享受预约服务的人数则高达15000人次。为了让这一成果惠及更多的居民,成都高新区组织成立了“智慧健康社区”居民联系委员会,借助不断创新、开放、分享的机制,在全区所辖7个街道大力推行“智慧健康卡”。
“‘智慧健康社区’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现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很高。”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对社区来说,“智慧健康社区”切实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融洽了与就诊居民的关系,提升了社区医院的就诊率。
今年,“智慧健康社区”模式将在成都高新区所辖7个街道的社区内推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的实名注册用户将超过5万人。届时,成都高新区将有近1/10的居民将加入到“智慧健康社区”服务体系中来。
今日,“智慧健康社区”居民联系委员会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办授牌成立。这是继去年成都高新区在启动“智慧健康社区”后的又一创新举措。此举将吸引更多的辖区群众参与到“智慧健康社区”建设中来,使群众在“智慧健康社区”建设中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自主权”,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内容、提升服务的针对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了解,“智慧健康社区”居民联系委员会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下成立的,它是为“智慧健康社区”出谋划策的居民自治组织。委员会的成员都从社区居民中选出,居民可以自愿参与。通过这一组织,可在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中实现常态化沟通,通过成员参与委员会例会、重大决策会议和年度联谊会,可以为“智慧健康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及解决方案。
“居民联系委员会的成立是‘智慧健康社区’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居民联系委员会的成立,让居民代表更好地汇集群众的智慧,可望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参与性和选择性,打造真正属于每一个居民的“智慧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