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2010-11-18 东城西城居民先享家庭医生 逐步推广到其他区县

            东城西城居民先享家庭医生 逐步推广到其他区县     

                        

2010年11月18日03:11 北京晨报 徐晶晶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到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武医院与患者交流。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目前,正在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电子健康平台。明年,家庭医生先在东西城试点,明年拟向全市推广。今后,本市的医院将朝着具有不同功能性分工的方向发展。

 

  视察 卫生部党组书记进社区

 

  昨天,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副市长丁向阳等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宣武医院调研本市医改。

 

  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自医改以来,该中心开展12小时的门诊服务,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

 

  据统计,目前该中心覆盖人群中40%的患者选择社区首诊。对于需要向大医院转诊的患者,社区医生即可办理转诊至对口的宣武医院,社区医生会帮忙预约宣武医院的专家并告知就诊时间。

 

  该中心还聘请了一些大医院的退休专家坐诊,现在中心的门诊量已经突破每天500人次。

 

  张茅一行走进针灸室、按摩理疗室等特色科室。

 

  在诊疗室内,一位中年女性正在进行足浴治疗。“您是住在附近吗?治疗这个多少钱一次啊?”张茅和患者聊了起来。“按疗程算,10块钱一次,一个疗程是10次。比外面的足浴可便宜多了!”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采用药物熏蒸,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在中心看病的患者只需刷卡付费,缴纳除了医保报销外的10%费用即可。

 

  提效 强化分工减少住院时间

 

  丁向阳表示,医院管理局成立后,本市部分医院的服务内容与性质将改变,鼓励不同类型医院的均衡发展,以后的医院将向治疗、康复、护理这三类不同方向发展。

 

  他举例说,现在本市平均住院日为14天,如果未来平均住院日能降至7天,患者的治疗期结束后,可转到专门的康复医院。

 

  丁向阳说,如果医院的分工明确了,就会使医疗效率提高,原本本市22家市属三级医院和44家军队及部属医院,平均住院日若降至一半后,床位周转率也提高了,等于增加了一倍的医疗能力,这样才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便民 就诊病例拟实现鼠标查阅

 

  丁向阳表示,本市正在制定研究电子病历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将记录居民的生命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维护与医疗卫生服务。

 

  这意味着,只要轻点鼠标,市民的每次健康检查、就诊病例、医保情况等所有医疗信息都将在电脑系统中得到显示。

 

  丁向阳在视察中表示,家庭医生式服务在拉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吸引市民“社区首诊 层级就诊”。

 

  变革 家庭医生模式拟全市推广

 

  市社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家庭医生”即由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和护士三人一组,每组为200户家庭提供24小时随叫随到的公共卫生服务。此次,结成对子的医生和家庭或者住户将签订协议书,通过契约化的方式规范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

 

  该负责人强调,此契约化服务本着“免费和自愿”原则,市民可自主选择是否签约。据了解,此份协议书有效期一年,到期后,市民可选择继续签约、改签或者退签。

 

  根据方案规划,“社区家庭医生”要为周边居民提供“管理健康”的契约式服务。其中不仅包括健康档案管理、预防免疫、老人儿童体检等几十项政府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要提供“随时需要,随时帮忙”的24小时健康咨询或急救帮助服务。

 

  据悉,“社区家庭医生”今年在东城区和西城区试点,明年逐步推广到其他区县。

 

  优待 老人婴儿先享社区医生

 

  卫生部门表示,家庭医生分级分类签约面向的是所有在京常住人员,无年龄和地域限制。但因目前本市社区医务人员数量不足等原因,首先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其次保证对有需求的人群全部签约。

 

  记者从新西城区卫生局获悉,今年9月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目前,242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已与辖区内2万余户、4万余人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预计年底前,将完成契约化家庭医生全覆盖的工作。

 

  整合 医师多点执业年底启动

 

  昨天,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透露,本市已制定了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的工作方案,并得到卫生部的批复,拟在年底正式启动。

 

  此前曾有报道,本市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开展院间协作形式,即某一医院专家通过两家医院之间的协作关系,成为另外一家医院的特聘专家,患者可在其中一间医院挂这位专家号和进行手术,直接按北京市相关统一标准收费,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昨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的“多点执业”模式将是更倾向于医师的个人行为,而非这种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他表示具体方案尚在征求意见中,年底前拟正式推出。

 

  利好 社区基本药品将增29种

 

  市人保局副巡视员张大发表示,年内将进一步扩大社区的用药范围,在目前社区基本药物目录1370种的基础上,增加包括拜糖平等29种常用的治疗慢性病的药品。

 

  此外,方来英介绍,目前本市已在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直属的57家医院的科室开展全成本核算,今年继续在11家医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显示,目前超过50%的医疗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部分大型检查项目盈利率较高;27%的医疗服务项目单位收费水平低于该项目单位变动成本,也就是收费水平无法弥补医疗服务项目开展所必需的基本物资、能源消耗,反映出价格是造成目前医院政策性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 页 | 产品与服务 | 解决方案 | 新闻中心 | 下载中心 | 企业文化 | 代理加盟 | 关于我们